加载中...

回應港交所討論文件:縮短香港股票現貨市場的結算週期

回應港交所討論文件:縮短香港股票現貨市場的結算週期

刊登日期: 2025-08-05
香港中環康樂廣場 8 號 電郵遞交
交易廣場二期 8 樓 response@hkex.com.hk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致: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回應港交所討論文件:縮短香港股票現貨市場的結算週期

本會原則上支持T+1結算週期方向,利大於弊,可降低風險、資金更有效率和國際接軌。但仍需對每一點謹慎平衡解決關鍵挑戰。

問題1: 您認為採用T+1 結算週期會如何影響香港市場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市場活力和競爭力?
請說明理由。

回應1: 縮短結算週期至 T+1 可以降低市場風險,提升資本效率,及與全球市場接軌。這將可能增強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吸引更多國際投資者。本會支持探索 T+1 結算週期,因為這能促進市場效率並提升香港的競爭地位。
 
  1. 與全球88%主要市場(美、印、歐等)結算周期同步,提升跨境資金效率,吸引國際資本。
  2. 降低對手方風險和保證金需求,增強市場穩定性。

挑戰方面:
 
  1. 時區劣勢:香港為全球最早開市的T+1市場(GMT+8),歐美投資者需隔夜處理交易,可能增加操作風險與成本。
  2. 外匯錯配:外匯市場多為T+2結算,國際投資者需提前安排貨幣兌換,增加資金成本。

本會建議,港交所牽頭協調跨時區結算流程,並與金管局合作推動外匯平台提供T+1服務,緩解時差壓力。另外延長T日指令截止時間。

問題2: 您認為實施T+1 對香港市場的長期流動性和風險管理以及全球市場各主要交易所的結算週期保持一致是否有何影響?請說明理由。

回應2: 本會認為T+1 結算將使香港更符合國際標準,可能提升流動性和風險管理的效率,但也需要考慮不同時區投資者的挑戰。本會支持 T+1 的推行,建議同時加強市場基建及流程自動化,以便適應新的結算時間框架。
               
  • 風險管理顯著優化
    • 未結算敞口時間縮短,降低對手方風險。
    • 香港現有高結算效率為轉型奠定基礎。
  • 流動性短期承壓
    • 機構需重組跨市場套利策略(如T+1買入/T+2賣出產生的隔夜資金缺口)。
  • 全球協同機遇
    • 與中概股(美T+1)、A股(T+0/T+1)協同增強,但需優先協調港股通結算規則(現為T+2)。

本會建議,分階段實施,首階段聚焦港股通與內地結算機制對接,避免跨境結算摩擦。

問題3: 印度和美國/美洲最近轉向T+1,歐洲市場也在討論過渡安排,對貴公司有何影響?

回應3: 本會認為這些市場的轉變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特別是在運營和技術調整方面。應密切關注這些市場的實施效果,並從中學習以減少轉型風險。
               
  •    負面影響
    • 跨市場資金壓力:在T+2市場(如澳洲)賣出、T+1市場(香港)買入,產生隔夜融資需求。
    • 運營成本上升:中小會員需增聘夜間人力或投資自動化系統(預估目前額外成本20%)。
  • 可借鑒經驗
    • 美國"Match-t-Instruct"平台集中處理交易分配,縮短確認時間(T+1後確認率上升)。

本會建議,港交所建立統一結算指令平台,降低會員合規成本,並提供技術升級補貼。

問題4: 印度和美國/美洲最近轉向T+1,歐洲市場也在討論過渡安排,對貴公司而言可有任何可借鑒之處?請說明理由。

回應4: 本會認為,自動化和流程優化是成功的關鍵,香港可考慮類似的技術升級。推行先進的自動化系統,確保交易流程的順暢和高效。不過,需留意不同市場的經歷。

本會建議,避免「一刀切」,為國際投資者設計時區緩衝機制(如延長T日指令截止時間2小時)

問題5: 您對上述有關香港市場考慮轉向T+1 的具體考慮因素可有任何看法?

回應5: 本會認為,需要考慮全球投資者的參與及香港的地理位置和時區差異。建議進行深入的投資者影響評估,確保任何轉變不會對市場造成負面影響。
               
                支持轉型,但三大領域需完善:
 
  1. ETP(交易所交易產品Exchange Traded Products)生態:

服務代理人模式的多邊協調效率低,申贖流程需與二級市場T+1同步。
 
  1. 證券借貸:

開放合約的「收回通知期」需從現T+2縮短至T+1(例如24小時內)。
 
  1. 無紙化整合:

2026年無紙化實施需兼容T+1,簡化非CCASS股份存入流程。
 
  1. 其他未被充分討論的風險

本會建議,中小交易所參與者系統升級成本高企,港交所應設立T+1轉型補償基金。

問題6: 本文件可有任何與香港T+1 有關的考慮因素或問題並未提及而您希望相關評估能涵蓋在內?

回應6: 本會認為,可能需要進一步考慮技術基礎設施的準備和市場參與者的培訓需求。建議進一步的市場調查和技術準備,以確保市場平穩過渡。本會提請關注三大盲點:
               
  1. 港股通協同缺口:

北向資金佔港股成交23%,若香港T+1但A股維持T+0/T+1,將加劇結算錯位。
 
  1. 極端市況應急機制:

T+1下單日處理窗口縮短,需明確突然事件/黑天鵝事件休市時的結算延展規則。
 
  1. 散戶合規風險:

現金帳戶投資者T日賣股後T+1買入,提供過渡期及可能觸發「未結算交易」違規,需修訂相關規則。

        本會建議,將跨境結算協調、災備條款納入過渡計劃,並開展散戶教育。

如對此信函有任何查詢,歡迎隨時與本人(電話:       /電郵:     )或理事馬增傑先生(電話:/電郵:       )聯絡。

敬祝       
        安康


【簽署及印章】



香港證券及期貨專業總會
會長
陳志華    敬上
2025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