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回應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回應

回應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回應

刊登日期: 2025-09-17
 

回應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回應

香港證券及期貨專業總會對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中關乎金融與證券市場的多項策略表示支持,認為相關措施展現政府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決心。

本會特別肯定報告中「引進來、走出去」的策略轉向。香港具備國際金融及貿易平台優勢,政府主動把握內地企業國際化的需求,強化金融、專業服務等配套,實為明智之舉。推動總部經濟結合教育、科技與人才發展,不僅能拓寬本地人才的國際路徑,也有助吸引資本與人才彙聚,帶動就業和稅收。文體旅協同發展則可提升城市軟實力,與經濟形成良性互動。本會願與政府及業界合作,支持政策落實,確保市場穩健發展。

在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方面,香港享有國家戰略下的重要角色,帶來龐大機遇。香港的聯通功能有助連結國內外資本,促進跨境資金流動與創新。但機遇需以專業、合規為前提,市場擴展須同步加強監管協調、風險管理和基建建設,同時持續培育人才、推動金融科技與綠色金融等創新,並保障投資者利益與市場誠信。本會願就完善監管框架、強化專業標準等提供意見,助力香港發揮關鍵作用。

對於設立「部門首長責任制」,本會表示支持。該制度強調結果導向、提升效率與問責透明度,回應社會對高效治理的期望,有利維護市場信心和吸引投資。制度化分工與嚴謹評核機制有助提升行政質量。本會願在專業標準、風險管理及人才培訓等範疇與政府合作,共同鞏固香港競爭力。

本會認可報告將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列為重點發展方向,政府提出的基建、資助及人才措施有助提升本港競爭力。推動AI須兼顧安全與合規,尤其在跨境數據、算力設施及金融應用等領域,須建立清晰法律與監管框架。同時應加強人才培育與國際合作。本會願就AI在金融市場的治理、風險評估及投資者保護等議題提供意見,協助香港成為可信賴的AI樞紐。

報告提出全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本會對此高度讚賞。政府把握國家經濟與對外投資機遇,從金融服務、財資中心設立到專業服務入手,具前瞻性。統籌「出海專班」及促進跨境資本合作,可強化香港國際融資角色,帶動本地專業服務增長。在「一帶一路」和大灣區框架下推動綠色合作與人才培訓,亦顯示對可持續發展重視。本會願提供專業支持,尤其在伊斯蘭金融等領域,助力香港把握機遇。

關於粵港澳大灣區的合作,本會支持港交所深化在大宗商品、碳交易及數字金融等領域的部署。跨境互聯互通可擴大市場深度、引入流動性,並為金融科技帶來機遇。大豆離岸現貨市場與碳交易結算需建立可靠基礎設施與透明機制。跨境合作須加強監管協調、法律安排與投資者保障,並重視數據安全與技術穩健。本會願溝通協作,協助制度銜接與風險管控。

在證券與金融方面,報告提出系統性舉措以提升市場競爭力,本會表示讚賞。強化股市、擴展債券與衍生品類別、構建貨幣市場等措施,回應市場對流動性及產品需求,鞏固香港離岸人民幣樞紐地位。「科企專線」、研究T+1結算及吸引海外企業上市等安排,將增強市場活力。政府多管齊下發展債券市場及推動人民幣跨境使用,包括提升基建、研究國債期貨等,有助豐富人民幣資產場景。金管局設人民幣融資安排及便利外匯交易,對實體經濟具積極意義。

優化稅制吸引基金與家族辦公室、推動房託基金納入互聯互通、優化QFLP機制等政策,有助構建多層次金融生態。港投公司以耐心資本支持本地基金,可強化本港資產管理地位。優化投資者入境計劃反映政府平衡投資吸引與市場秩序。

本會支持政府於金融科技與數字資產的審慎創新路線。Ensemble項目推動代幣化結算與發行、穩定幣發牌制度等立法建議,體現鼓勵創新與重視監管並行。證監會構建風險防線及審慎擴展數字資產類型,有助維護市場信心。

政府推動碳交易平台與大灣區互通、參與國際碳標準研究、扶植大宗商品生態及制度建設,為香港推動綠色轉型提供基礎。支持設認可倉庫、稅務優惠、科技優化流程及期市聯通,可擴大服務範疇並吸引企業落戶。成立大宗商品策略委員會顯示頂層設計決心。

本會肯定整體政策框架,願就模型治理、風險評估、監管落實及跨境合作等與政府及業界保持對話,提供專業支持。相信透過合作推動改革,香港能在保障市場穩健的同時,鞏固國際金融地位,奠定長遠繁榮基礎。

最後,本會對報告中鞏固香港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的方向表示認同。香港具備普通法制度及國際接軌優勢,國際調解院總部運作及相關計劃有助提升本地法律人才能力。彙聚法律服務機構及律政司協同推廣,有利提供一站式支援,吸引跨境爭議來港解決。過程中應保障司法獨立、對接國際標準,並建立質量監督機制。本會願就跨界議題、人才培育等提供意見,支持香港法律服務的可持續發展。

香港證券及期貨專業總會
2025年9月17日